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回到首页

第六集

发布时间:2012年06月19日 | 浏览次数: | 返回上一页

 

 

1(外景、日)

河北省榆林堡驿站院内,雨过天晴,一个兵勇跑过来向吴勇报告:“大老爷、大老爷,我看见大队人马奔咱们这来了!”

吴勇连忙整一整衣冠、走出院门,站在道路一侧、喝令手下几个兵勇:“站好、站好!等会看到我跪下、你们也赶紧跟着跪下,听见了吗?”

众兵勇答应:“听见了,大老爷!”

 

2(外景、日)

只见几匹健马从远处飞奔而来,马蹄在泥泞的道路上溅起泥花万点。溥抡骑在第一匹马上,看见道路一旁的吴勇等人、勒住马问道:“喂!你们是什么人哪?”

吴勇行礼道:“怀来县知县吴勇在此恭迎两宫圣驾,请问上官圣驾现在何处?”

溥抡用马鞭往后一指:“那不就是圣驾来了吗?第一乘驮轿上是圣母皇太后,第二乘上是皇上,你等第二乘驮轿过去就可以起来了。”

吴勇行礼:“是!”溥抡策马入院,吩咐兵丁四下把守。

 

3(外景、日)

驮轿渐渐走近,吴勇和众人跪在道旁、朗声道:“怀来县知县臣吴勇跪接皇太后圣驾!怀来县知县臣吴勇跪接皇上圣驾!”

两辆驮轿走过、无人搭理他,车队马队溅起的泥点打在他脸上。

等吴勇站起来、抹一把脸,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群衣冠不整、面带饥色的军队和众多的从人。

 

4(外景、日)

李莲英身着布衣、头戴红缨帽,显得有些不伦不类、大步走到院门口喊道:“谁是怀来县知县?”

吴勇忙迎上前去:“下官便是吴勇。”

李莲英上下打量了他一眼:“上头叫你呢,跟咱家进去吧。”

吴勇:“是!公公请!”

李莲英:“走吧,也不知道你哪儿来的福气,通常像你这号芝麻官,连宫门都进不了呢,今天上头心情不好,答对可得小心着点。”

吴勇:“是!”心情徒然紧张起来。

 

5(内景、日)

驿站正房为两明一暗,正屋中间有一张方桌,慈禧太后穿着青布大褂、神情疲惫地坐在桌旁椅子上。

李莲英和吴勇进来:“老佛爷,怀来线知县见驾。”

吴勇忙摘下大帽、伏地跪下叩头:“怀来县知县臣吴勇叩见圣母皇太后!”

慈禧太后面色温和地:“叫什么名字呵?”

吴勇:“臣叫吴勇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呵、是旗人还是汉人?”

吴勇:“臣是汉人。”

慈禧太后:“祖籍哪里呵?”吴勇:“浙江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呵,来这儿几年了?”吴勇:“三年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县城离这里还有多远?”吴勇:“启禀圣母皇太后,县城距此处还有二十五里路。”

慈禧太后:“预备供应了吗?”

吴勇:“微臣罪该万死,微臣是昨天晚上才得知两宫圣驾途径怀来,仓促之间,恐怕微臣所预备的十分不周。”

慈禧太后眼圈一红、落下泪来:“好,预备了就好。我和皇上这几天,可是吃尽了苦头,一路之上、百姓都少见,更别说是地方官了。只有你、还穿的整整齐齐的来迎驾,忠臣、忠臣呵。国家大局败坏成这样,你说以后怎么办、怎么办呵?”

吴勇陪着落了几滴泪:“请圣母皇太后放心,此间以西地方还算安宁,大局不会有什么不好。”

慈禧太后:“有你这话,咱们心里舒服多了。这些天我和皇上可是吃够了苦头,今天一天还没吃东西呢,肚子可真够饿的,你在这儿预备吃的了没有?”

吴勇叩头:“臣罪该万死,本来在此处驿站备下食物,不料早晨被乱兵抢劫一空,只剩下一锅小米未被抢走,只怕粗糙难吃不敢上献。”

慈禧太后大喜:“呵!还有一锅小米粥,很好、很好,快拿来!患难之时,咱们还敢挑肥拣瘦呵。对了,你也该见见皇上,莲英,你快带着吴大令叩见皇上。”

光绪皇帝就站在方桌另一侧,此时他头发长出很多,显得蓬头垢面、憔悴异常,他身穿着一件蓝步褂、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
李莲英过来一哈腰:“皇上,怀来县知县吴勇见驾。”

光绪也不看吴勇、漠然点点头,吴勇惊诧地看了他半天、跪倒磕头:“怀来县知县臣吴勇叩见皇上。”

光绪又漠然地点点头、声音很细地问道:“外头百姓安静吗?”

吴勇:“回皇上,百姓尚能安居乐业。”

光绪:“今天年成怎么样?”

吴勇:“今年风调雨顺、百姓无饥饿。”

光绪皇帝不在问话,慈禧太后道:“吴大令下去休息吧,快让人把小米粥端来。”吴勇答应着站起来躬身退出。

 

6(内景、日)

吴勇走进驿站临时厨房,见两个兵勇持枪守在锅旁,厨子周福也换了件干净衣裳,坐在灶前、紧张地攥着围裙。

吴勇:“准备好了吗?”

周福:“大老爷,这、这小米粥真要给皇上和皇太后吃?”

吴勇:“当然呵,快端进去,里头都饿坏了。”

周福哭丧着脸道:“大老爷,小人罪该万死,小人煮这粥的时候,一时偷懒、米没洗就下锅了,你说皇上和皇太后要是吃出不对来、会不会砍小人的头?”

旁边一个兵勇:“该砍、该砍了你那一双脏手,啥时候做饭都不知道洗洗手。”

吴勇哭笑不得:“你小子,啥也别说了、赶快端上去吧。”

 

7(外景、日)

吴勇站在驿站正屋门前廊下。李莲英带着小福子出来:“吴大令,有筷子没有?”吴勇面露难色:“这……”伸手摸腰间有一套刀筷、忙拿下来:“李总管,只有这一副,咋办?”

李莲英接过筷子:“有一副就好、好。”转过身呵斥小福子:“笨蛋,还不赶快弄几根秫秸杆儿洗干净了拿进来,”小福子答应着连忙跑开。

 

8(内景、日)

驿站正屋里,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人端着一个大碗唏哩胡噜地猛喝小米粥,边上站的人不停地咽口水。

 

9(内景、日)

吴勇坐在厢房内椅子上,咧着嘴将脚从沾满泥巴的靴子里拔出,用手揉着。李莲英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,吴勇慌忙穿上靴子站起来:“总官大人,有什么吩咐吗?”李莲英一脸的和气:“没事、没事,吴大令坐、坐下说话。”

两人互相让着:“总官大人坐。”“坐、坐,大家都坐。”

李莲英笑呵呵地:“吴大令,你这趟公差办得好,老佛爷对你很满意,你好好小心伺候着,短不了你的好处。”

吴勇:“不敢、不敢,这次事起仓促,下官诸事都没具备全,还请总官大人多多包涵才好。”

李莲英:“好说、好说,吴大令,方才老佛爷说特别想吃鸡蛋,不知你有没有办法找几个来?”

吴勇面露难色:“哎呀,连日来兵荒马乱,这小镇上的居民都走避一空,这事恐怕很难办,不过,我可以出去找找看。”

李莲英喜道:“好,咱们找找看,唉、咱们当差的,什么叫得力?上头高兴就全有了,你说是不是?你放心,我不会让你吃亏的。”

 

10(外景、日)

榆林堡街道,吴勇和李莲英一前一后走进几家门户洞开、空无一人的民宅,只见遍地狼籍、箱柜都被打开,桌椅歪斜、东西几乎没有完整的。

李莲英叹气道:“看来这儿家家户户都让那些乱兵祸害过了,这群王八羔子,别说是鸡蛋、鸡毛都不会留下,走吧。”、

吴勇:“总管大人别着急,咱们再找找。”

两人走到后院鸡窝,身穿公服的吴勇顾不得脏,跪在地上、身手去摸,摸了几下、面露喜色,李莲英急道:“有没有呵?”吴勇伸出手、手上赫然有两只鸡蛋。

李莲英喜上眉梢:“哟,还真有东西呵,嘿!”

吴勇道:“别急,还有。”

李莲英伸手接住鸡蛋,吴勇又在里面摸了一会、又掏出三个鸡蛋来。

李莲英高兴地:“真没想到,这么个烂鸡窝里还真有宝贝,吴大令,咱说句笑话,你做官是把好手,要是做贼也能是把好手。”

 

11(内景、日)

榆林堡一户人家灶房,大铁锅里倒上水,五只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在锅里,吴勇开始生火,他不会加柴火、弄的满屋子浓烟滚滚。

李莲英被呛得连连咳嗽:“我说你是烧火呢还是熏耗子呢?一看你就没生过火,让开、让开,还是我来吧。”

以前做过皮匠的李莲英果然会生火,不一会铁锅里蒸汽腾腾,两人脸上已经被熏得五颜六色、相视而笑。

李莲英:“哈哈哈哈,你看你这摸样。”

吴勇抖抖身上的土:“你也好不到那儿去,唉,可惜了我这套公服,就这一套新的。”

李莲英:“行了、吴大令,办完这趟公差,你那袍子帽子的也就该换换了。”

 

12(外景、日)

一只粗碗、五个粉白的鸡蛋,吴勇再奉上一只小碗、里面装一点粗盐,李莲英冲着他树树大拇指,音乐声中,两个大清的“忠诚栋梁”吴勇和李莲英手捧着粗碗、摆开身段,摇晃而去。

 

13(内景、日)

榆林堡驿站另一间屋子里,溥伦和桂祥面对面坐在炕上,炕桌上摆着一只粗碗盛的小米粥,两个人目不转睛的望着粥。

溥伦:“上头分下来的,咱俩人就这一碗,你看怎么分吧?不行让他们再拿一个碗来倒开?”

桂祥:“别、别,再沾一个碗又浪费不少粮食,这点东西来的不容易,咱别糟蹋了,这样,咱俩一人一口喝了就完了。”

溥伦:“好主意,桂公爷,您岁数大、您先请。”

桂祥:“别、别价,您是贝子爷、您先来。”“您来、您来。”“猜单双?”“成。”

溥伦伸出手,桂祥:“双!”溥伦伸出手、露出三枚制钱。桂祥:“我输了,您先来。”溥伦:“那我就先偏了。”桂祥:“请、请。”

溥伦捧起碗来,如长虹贯日、不歇气地喝着,桂祥盯着碗眼里已经快冒出火来了。溥伦放下碗时、已经半碗粥没了。桂祥再不说话、端起就喝,放下碗时、碗里已是空空如也,桂祥自嘲地道:“这么大一个碗,敢情才两口,嗯,这儿的小米香!”

溥伦:“是香,比燕窝粥还香。”

桂祥意犹未尽地看着碗底:“还有一点,伦贝子你喝了吧。”

溥伦:“就那点儿了,您岁数大、您都喝了吧。”

桂祥:“对、对,别糟蹋东西。”说着端起碗来使劲往嘴里倒。

溥伦望着他笑道:“桂公爷,有个事我这几天一直不明白得向您请教。”

桂祥:“啥事儿说。”

溥伦:“您不是那口瘾挺大的吗?怎么这些天没见您动过?”

桂祥听了一愣:“是呵,我怎么……”猛然间身体开始一抽一抽的反应起来,不一会就翻起了白眼。

溥伦大吃一惊:“咦、咦,怎么了、这是怎么了?来人、快来人哪!”

 

14(内景、日)

一张草纸公文被平放在桌上,吴蛹撕下一条、和李莲英一块儿搓纸吹,李莲英一边搓一边高兴地说:“老佛爷一见到鸡蛋呵,那、那可真是龙颜大喜,你猜她吃了几个、三个!老佛爷在宫里的时候一向胃口不太好,那是半个也万万吃不下去的,这下、乖乖!吃了三个!剩下两个赏给万岁爷了,别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呢。”

吴勇搓好了纸吹问道:“李总管,你看这几根行吗?”

李莲英:“行、行。”拿起来往外走:“吴大令,您就瞧好吧。”

 

15(外景、日)

  

驿站正屋门前,李莲英打开门帘、慈禧太后拿着水烟袋走出房门:“这个吴勇挺会办事的吗?”

李莲英:“做了这么多年的官,自然错不了,奴才也瞧他挺机灵的。”抬头看见吴勇站在厢房前、用手一指:“那不是他!”

慈禧太后:“你叫他过来。”

李莲英:“嗻,吴知县,老佛爷叫你呢,”

吴勇忙走过来、直直就跪在廊下泥里头:“臣吴勇恭请圣母皇太后安。”

慈禧太后:“你很好,很会办事,受的苦遭的罪咱们心里都清楚,你好自为之吧。”

吴勇叩头:“圣母皇太后夸奖,罪臣实不敢当。”

慈禧太后对李莲英:“你瞧,这吴勇虽然是个汉人,礼数上懂得不错吗?”

李莲英:“瞧老佛爷说的,人家好歹也是个两榜进士,这点礼数都不懂得,还配做官吗?”

慈禧太后:“吴勇呵,我们这次出来的太匆忙了,也没带什么衣服,过了居庸关以后就觉得冷了,你能帮我们找点衣服吗?”

吴勇:“启奏太后,臣妻子早亡,县衙里没有内眷,只有母亲的一些衣服还在,只是十分粗陋、不敢进上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嗨,这个时候还讲究什么呀?穿上暖和就行了呗,对了,还有皇上,把你的衣服也均给他两件儿,皇上身体不好、一路上也冷的够呛。”

吴勇:“微臣尊旨。”

慈禧太后:“我和皇上明天一早就奔县城,这儿不用你伺候了,你先回县城预备吧。”吴勇叩头:“是。”一阵人马喧闹,慈禧太后问道:“哟,这又是怎么了这是?”

吴勇:“微臣出去看看。”出了院门,见端王载漪等人乘车乘马、狼狈而至,忙回院中道:“回禀太后,是军机处的王公大臣们到了。”

慈禧太后面色一沉:“知道了,你先下去吧。”

 

16(外景、日)

驿站院内,端王为首、刚毅和赵舒翘等七八个王公大臣踉踉跄跄,衣冠不整、面显饥色地走进来,见了慈禧太后跪在泥里、放声大哭:“奴才等叩见圣母皇太后!太后呵、太后……”

慈禧太后一脸怒气:“瞧瞧你们几个,都成什么样了。”

 

17(内景、日)

驿站内溥伦和桂祥的住处,桂祥躺在炕上呻吟着,溥伦在听一个旗兵小头目说话:“奴才问过了、贝子爷,他们说一个泡儿一两银子。”

溥伦吃惊地说:“什么?我在京里边听说,上好的云土不过才十几两银子一两吗,他们怎么卖这么贵?”

小头目:“他们说自己个儿也带的不多,爷要是要就得这个价。”

溥伦:“王八羔子,是哪个混蛋、把他抓起来,看我怎么收拾他。”

小头目:“贝子爷,如今朝廷可还禁着烟呢,这种事拿不到桌面上来,您把他抓起来也没用。”

桂祥在炕上呻吟着:“伦贝子,好兄弟,求你先帮我买一点吧,要不然我可支持不住了,我一回京城马上还你银子。”

溥伦又气又笑:“你是步兵统领,他们可都是你带的兵呵。”

桂祥:“哎哟哟,这群王八羔子,这种事上、他们连亲爹都不认哪。”

 

18(内景、日)

驿站上房内,正中的一间堂屋里站着七八个王公大臣,慈禧太后和光绪坐在桌旁,慈禧太后指着载漪和刚毅几个道:“我怎么就听信了你们几个的话,相信什么义和团,结果怎么样,十几万人、让人家势如破竹,连北京城都给占了。如今连累的我们娘俩成了这个样子,你们对得起祖宗、对得起大清国吗?”

刚毅分辨道:“太后,都怪东南各省督抚们持兵观望,否则、津京两地当是新编的武卫军就是十多万,不足三万的洋人怎么能攻占北京?”

慈禧太后:“啐!事到如今,你还敢胡说!北京城里现在怎么样呵?”

荣禄:“禀太后,据说洋人进京后,虽说有烧杀抢掠之事,但街面上比闹拳匪的时候还清静些,皇宫由日本人把守,倒也安定,京中大学士徐桐自尽,还有十几位大臣殉难。”

慈禧太后叹口气:“当今之事,你们说该怎么办好呵?”

荣禄道:“奴才在保定停留了两天,听京中传来消息说,八国联军进城、也并不一定要占着不走,他们毕竟远道而来,人数不多,倘若太后和皇上就此停战议和,也不失为一条上策。”

慈禧太后:“我连日来也是这么想,那你们看由谁去北京和洋人议和呵?”

荣禄:“满朝文武大臣中,只有大学士闽粤总督李鸿章最熟悉洋务,洋人也最买他的帐,亲贵王公中,最尊贵洋人又不反感的、自然是庆亲王奕劻了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大伙儿还有什么话说没有?”众人一言不发“那好吧,下去写旨吧。先调闽粤总督李鸿章任直隶总督、北洋大臣,并任全权钦差大臣,便宜行事。着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主持议和事宜。没什么事你们就跪安吧。”

 

19(内景、野)

驿站正房堂屋里,灯下、慈禧太后身后只站着李莲英,端郡王载漪和刚毅两个跪在地上、涕泪横流,载漪哭道:“自从奴才在军机处行走以来,每日忧心国事、四处奔波,实在是因为三十多年来洋人欺人太甚,前有强占大沽口炮台的恶行,后来又公然干涉我大清内政、强请太后还政的恶行。奴才才召集各地拳民杀洋人、烧教堂,以振我大清国威。固然奴才才有不逮、办事有不妥之处,可奴才忠心可鉴于苍天哪!”

刚毅:“如今朝中的大臣落井下石、不怀好意,是想置奴才们于死地呀,肯请太后为我们做主,不然我等死无葬身之地了呀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好了、好了,不要哭了。一大把年纪了这是干什么?”咱们都知道,大局成了这样,不全怪你们,可谁让咱们打了败仗呢?世事糜烂至此,总要有几个人出来担担责任吧?你们不要怕、眼下受点委屈怕什么?以后再补上不就行了吗?好了,下去早点休息吧。”二人“奴才等告退。”李莲英打开门帘、二人出去。

慈禧太后喝口茶、摇摇头:“这两个人呀,可真是的。”

李莲英:“老佛爷,荣禄还在外面等着呢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呵,对、对,快、快叫他进来。”李莲英:“嗻。”应声出去,不一会带着荣禄进来。

荣禄免冠行礼、失声痛哭:“奴才荣禄给圣母皇太后请安。”

慈禧太后不解道:“哟,今儿这是怎么了?一个个鼻涕眼泪的。”

荣禄:“奴才该死,奴才启奏太后,奴才福晋在保定殁了。”

慈禧太后失色站起:“什么?什么时候的事?”

荣禄:“七月二十八。”

慈禧太后:“那就是我们出京不几天的事,年纪轻轻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?我们姐儿们可是感情最好,唉。”慈禧太后想起往事颇为惆怅。

荣禄忙道:“奴才该死,奴才不该若太后伤心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好了,你也不用太难过了,如今世事艰难,我在外面还要多依仗你呢。唉,当初不听你们的劝,贸然和洋人开战,搞成今天这个样子,真是让人……你都不知道,我和皇上这一路上吃了多少苦!”

荣禄:“太后放心,世事虽然如此,但大局还是有可为的。只是奴才在来的路上听到些风声、事关重大,不敢不禀报太后知道。”

慈禧太后:“什么事?你快说。”

荣禄:“奴才听洋人说,朝廷里有人想借洋人入京、两宫西狩之时,再度利用洋人之手,强逼太后归政皇帝,自此以后、不再问政。”

慈禧太后大惊失色:“什么?你、你听谁说的?可靠吗?”

荣禄:“传说纷纷,倒也没什么影子,只是细想一下、也不是没有可能,咱也不能不防。”

慈禧太后镇定下来:“有我和皇帝在这儿,我看他们谁敢?”

荣禄:“奴才请太后赎罪,奴才还听到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要启奏太后。”

慈禧太后:“讲吧,没事。”

荣禄:“奴才还听人说,有人想趁两宫巡狩、护卫疏漏之机,对太后不利。”

慈禧太后气的浑身发抖:“你说,是谁这么大胆?”

荣禄:“主使之人奴才倒还没有听说,但如此情形之下、太后也不能不防呀。”

慈禧太后冷冷地:“知道了,这话你出去给谁都别说,总之万事留意就行了。”

荣禄:“奴才明白。”

慈禧太后:“你还在军机处吧,加个首席军机大臣,小心办事吧。”

荣禄:“奴才谢太后恩典,奴才告退。”

荣禄退出。灯下、慈禧太后面色铁青,一把把茶碗摔在地上。

 

20(外景、日)

怀来县城,街道两旁掌灯结彩,慈禧太后乘一顶黄色小轿子、李莲英走在她跟前。知县吴勇率县中官吏及百姓在城门口跪迎。慈禧太后很是高兴、笑着对李莲英道:“咱们走了这么远的路,还是头一回遇上这么个景象,看来咱们这个罪是受到头了。”

李莲英也笑吟吟的:“老佛爷洪福齐天,吉人天相嘛,那还用说。”

 

21(内景、日)

县城客栈内,端王载漪和刚毅、赵舒翘在一起说话。

载漪:“首席军机大臣,奶奶的!荣禄这小子又爬到咱们头上来了。早知如今还不如借义和团的手把他搞掉算了。”

刚毅:“晚啦,再说、人家可是上边看重的人,当初咱们就是要搞也未必搞得动他。”

载漪:“我还不信……”

赵舒翘:“王爷,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呀,咱们还是商量商量眼前的事吧。这两天听上头这口气、可是要把与洋人开战的罪名加在咱们头上呵。如果真是这样,和议一成,咱们可就要倒霉了。”

载漪:“这你放心,昨天晚上老佛爷已经给我和刚中堂交过底了,处分是要有的,大不了革职留任嘛,等到事情有了转机,咱们还是咱们。”

赵舒翘:“这是太后的一相情愿,可要洋人不答应怎么办?”

刚毅:“老赵你多虑了,洋人懂什么?洋人贪财、大不了赔款割地,总不能非逼着把咱们治了罪吧。”

载漪:“是这话,咱大清有的是银子和土地,多赔点不就完了吗?”

吴勇走了进来:“怀来县知县吴勇给王爷请安。”

载漪:“吴知县从何而来呀?”

吴勇:“卑职方才在县衙伺候太后和皇上进餐,这不、刚脱开身就来给王爷和各位大人请安,看还缺什么不缺?”

刚毅:“吴知县还挺懂事的吗,我问你、你是从县衙直接过来给王爷请安的,还是又去什么地方啦?”

吴勇:“卑职顺道先给荣中堂请安。”

刚毅:“嘿!好嘛,人家是首席军机大臣嘛,我们就是个跟班。既然王爷都不算什么,我这个吏部尚书就更不算啥了,吴知县、你好好办差,只要伺候好太后皇上和荣中堂,那就什么都有了。等明年吏部大考、我给你调剂个好差事你看怎么样?”

吴勇受辱脸色有些变:“卑职只是个小小的知县,两宫圣驾和各位王公大人光临本县是卑职的荣耀,卑职只想认认真真办差,伺候好圣驾和各位贵人,什么好差事的、卑职也没有想过。”

赵舒翘连忙打圆场:“好了、好了,吴知县只要存下这个念头就好,小小的怀来县贵人云集,也真难为你了;忙你的去吧。”

吴勇:“多谢赵大人教诲。王爷、刚中堂,卑职告退了。”转身出去。

赵舒翘回头埋怨:“二位爷,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争这些个闲气,咱们都多种花、少种刺吧。”

 

22(闪回)

音乐鼓点声中,吴勇身穿补服:急匆匆行走在大街上、周旋于王公大臣、太监管事及带兵官等人中间、冲这个笑、冲那个行礼、被这个指着训斥一顿、又被那个指使一番、忙得不亦乐乎。

 

23(内景、日)

怀来县县衙后院慈禧太后住处,李莲英乐呵呵地一掀门帘:“老佛爷,吴大令来了。”

慈禧太后此时已经换上了汉式绸布大褂,吃饱喝足以后十分精神,手里拿着水烟袋、一副很高兴的样子。

吴勇叩头:“怀来县知县臣吴勇恭请圣母皇太后圣安,”

慈禧太后摆摆手:“罢了、罢了,这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地方,那些俗礼儿都免一免吧。你也别尽跪着了,站起来、站起来陪咱们说会儿话。”

吴勇有些犹豫地:“这……”李莲英:“起来吧,老佛爷都发话了。”

吴勇:“臣谢太后恩典。”

慈禧太后:“你送进来的衣服我们都穿上了,你瞧瞧我穿的这件儿衣服怎么样?不错吧?”

吴勇:“太后母仪天下,自然穿什么衣服都是好看的。”

慈禧太后高兴地:“瞧这孩子多会说话,皇上也换上你送的袍子了,自个儿还说呢,这回连换的衣裳都有了。”

李莲英道:“就连奴才都跟着沾光,落了件夹袄呢。”

吴勇:“只怕臣送的衣服过于简陋、不合太后的意。”

慈禧太后:“这就挺好的,吴勇、我看这小县城不大,倒挺热闹,是你这地方官儿治理有方吧?”

吴勇:“回太后的话,怀来县地处河北山西交界之处,若比直隶一省平原大县、那自然是不如。若比起山西多山之地、倒又好一些。此地民风淳朴、人民性格刚直,所以倒不难治理。”

李莲英:“老佛爷听到了吗?咱们吴大令可不只是百里之才呀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嗯,这次差事,真难为你了,办得不错。咱们心里知道你很忠心,回头自有你的好处。外头的事情咱们也知道一些,满街的王公大臣,真难为你这个小小的知县了。我和皇上都随和、不会太挑剔你的,你放心办事吧、不用太着急。”

吴勇眼泪流下来、跪下磕头:“微臣叩谢太后恩典,微臣、微臣……”

慈禧太后:“看、看,哭什么吗,真是孩子气。对了、你那个厨子周福、很不错,刚才给我们做的扯面条非常好吃,菜也炒得不错。我想带他西行伺候着,你愿意吗?”

吴勇:“蒙恩提拔,那是他的福分,就连臣也倍增光宠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好、好,你下去办差吧。”

吴勇:“臣吴勇告退。”

 

24(内景、日)

怀来县县衙厨房里,两个兵勇和厨子周福撕打。

吴勇进来呵斥道:“干什么?这是什么时候了还打架,放开、快放开!怎么回事?”一个兵勇:“大老爷,小的们在门口站了半天的岗,这会儿了还没吃饭呢,回来叫周福给我们弄点吃的,不成想这小子不但不做,还要让我们管他叫老爷,你说气人不气人?”

周福见吴勇来了、又凶了起来:“我就不给你们这些王八羔子做,怎么样?”

吴勇道:“行了、行了,周福如今专门给太后和皇上做饭,你们吃饭到前头房里吃去,别叫他做了。周福,太后让你随她西行,你去不去?”

周福牛哄哄地:“去、自然是去,谁不往高处走呵,大老爷,以后咱们一个殿里称臣,有室互相关照着点。”说罢拍拍围裙走了。

吴勇目瞪口呆地望着他的背影:“这小子疯了!”

一个兵勇坏笑着:“大老爷,方才这小子还说呢,说太后老佛爷赏他个六品顶戴,比你老人家还高一品呢,嘻嘻。”

吴勇扫了他一眼:“可笑吗?”低头想想、又道:“可笑、真可笑。”

 

25(内景、日)

广州,闽粤总督府后堂,年过古稀的李鸿章着便装躺在摇椅上,拿着个大扇子一头摇一头沉思。

幕僚周启功走过来:“恭喜中堂大人,贺喜中堂大人。”

李鸿章微微睁开眼:“启功呵,老夫喜从何来呀?”

周启功:“不是一个小时前有电报来说、奉上谕请中堂大人调任直隶总督、北洋大臣吗?”

李鸿章:“还有个头衔呢,全权钦差大臣、便宜行事,哼!这是叫老夫给他们擦屁股呵。”

周启功:“前一阵子朝廷内政外交,都搞得天昏地暗,大人不也常常扼腕叹息吗?这次请中堂大人出山,便宜行事,中堂大人不是可以一展鸿图了吗?”

李鸿章:“便宜行事,你说的轻巧!朝廷前一阵子搞得那么热闹,又是宣战书、又叫各地杀洋人、烧教堂,结果若火烧身。让八国联军占了北京,城下之盟、怎么搞法?”

周启功:“杀洋人、烧教堂的上谕大人不是和东南各省的督抚们一块给顶回去了吗?就凭这一点、洋人也该给大人面子。”

李鸿章:“那是乱命,当然要顶回去!也就全仗着老夫腰杆子硬,才给朝廷保住了半壁江山。至于面子吗,唉,洋人生就的虎狼之心,一贯欺我国弱民贫。我能有多大面子,那得是钱、是土地!我这张老脸能值几个钱呀?”

周启功:“那中堂大人的意思是……”

李鸿章:“启功呵,先不急。你先给北京的庆王发个电报,让他打听一下各国的态度咱们再说。”周启功:“是。”

周启功站了片刻、硬着头皮又说:“大人,还有一件事……”

李鸿章又睁一睁眼:“什么事呵?”

周启功神秘地:“有一个方面大员的亲信给学生送来一封密信。信上问学生、眼下朝廷动荡,两宫西狩,能否借洋人的力量逼太后归政皇上、以挽回大局。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?”

李鸿章静静地闭着眼、似已睡着。周启功知趣地退下。

 

26(外景、野)

怀来县城,夜晚、广场空地上燃起一堆堆篝火,八旗兵丁们很多喝得半醉。这些平日里骄横不法、养尊处优贯了的八旗贵胄们,借着情绪、发起难来,人越聚越多。便有人开始演讲:“弟兄们,咱们吃饱了没有、穿暖和了没有?”

众兵丁:“没吃饱、透心儿凉!”

煽动者:“那些官老爷们可都坐在屋里头喝烧酒、吃肉呢!咱们跟着皇上和太后一路跑到这鬼地方、干吗来了?逃难来了!一路上苦不苦、饿不饿?”

众兵丁:“苦!饿!”

煽动者:“那些官老爷管过咱们吗?”

众兵丁:“没有!他奶奶的!连一分钱的饷都没发过!就是皇上也不能饿兵呵!妈的、今天就问他们要,不给就打他丫的。对、找当官的,问他们要!”

桂祥和众官员跑过来、桂祥可怜巴巴地:“弟兄们、老少爷儿们!别、别这样,咱们出来的匆忙,没带银子。等一到了地方,马上给大伙发饷!发双份、怎么样?老少爷儿们,求你们别闹了!这让太后和皇上听见了怎么得了呀!”

众兵丁:“桂公爷,没你的事,抽你的大烟去。滚、滚!妈的、再不滚枪子可不长眼睛!”桂祥一听到这话、叫声妈腿就软了下来。

刚毅衣冠整齐、仪表堂堂地站了上去:“混蛋,别吵了!”一言既出、竟把众人都给镇住了,刚毅洋洋自得地:“你们这些八旗子弟,平日里吃着朝廷的铁杆庄稼、拿着厚饷,尽他妈的不干人事!洋鬼子打来了大伙儿一哄而散,没一个肯打仗的,害得两宫圣驾蒙尘。都到了这种地步了你们还不懂事、还闹!想干什么?要造反呵?”

众兵丁:“操你妈!洋人就是你这个王八蛋招来的!现在还敢骂人,姥姥!弟兄们!打他丫的!”

混乱中枪声响起、刚毅中弹倒地。一片混乱中当官的纷纷走避,又一个声音喊道:“弟兄们,咱们护着这群官儿们逃命,咱在北京的家人们可都落在洋鬼子手里任人糟蹋了!咱们一不做、二不休,现在就请皇上太后启驾,咱们打回北京去!要死也和老婆孩子死在一块儿,好不好?!”众兵丁:“好!走呵、走呵!”

乱兵们胡乱放着枪、向县衙冲去。

 

27(内景、夜)

县衙后堂慈禧太后卧房,慈禧太后和光绪都被吵醒,光绪走进慈禧太后屋里问道:“皇阿玛,出什么事了?”

慈禧太后看见光绪似乎松了一口气、一把拉住他:“皇帝,这不是你捣的鬼吧?”

光绪:“皇阿玛,儿臣什么都不知道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
慈禧太后:“没你的事就好,你就在我这儿呆着,那儿也别去。”

李莲英气急败坏地跑进来:“老佛爷,不好了,兵变了!”

慈禧太后很镇定:“别怕,你慢慢说说,哪儿的兵变了?”

李莲英:“是神机营和虎神营的八旗兵们兵变了,他们喊着要带太后和皇上打回北京去,都奔这儿来了。”

慈禧太后:“外面有人守着吗?”

李莲英:“值班的侍卫们在前头顶着呢,可他们人多呀,乱兵们人多枪多,看来悬呀。”

 

28(外景、夜)

乱兵们燃起火把、涌向县衙,凌乱的枪声、呼喊声。

 

29(内景、夜)

   屋里,李莲英抖做一团:“老佛爷,咱们怎么办呀?”这时、屋子的后面墙上传来嗵、嗵的砸墙声,李莲英:“完了、完了,从后面砸进来了。”

 

—— 完 ——